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运营

知乎创始人周源谈知乎的创业理念

从东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之后,骨子里充满不安分细胞的周源在上海先是按步就班地做着程序员,之后转型做了三年科技记者,再后来在帝都做Meta搜索的创业尝试——直到将一个叫做“知乎”的问答社区做得有点风生水起,这个80年的极客男才感觉到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段经历他以一篇《知乎为什么》已经做了详细的动情讲述,故对这一部分不再做过多笔墨渲染。

今年三月下旬,一惯低调的周源突然正式对外宣布知乎最新数据:自2013年上半年开放至今,知乎的注册用户数从40万暴增至1700万,月独立用户访问量8800万,全站累计产生横跨十多万个话题领域的350万个问题。
周源称,在2013年6月到2014年7月的14个月期间,在知乎页面的回答型用户逐月留存率在80%以上——如果把周期拉长到36个月,数据基本也与之相当。对一家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来说,这样的数据看上去相(xi)当(si)给(ji)力(kong)。

现在,知乎上不但众多相关行业从业者以及事件当事人喜欢在新闻出现后很快撰写出针对这些新鲜事情的全面解读和一手资料,而且至今李开复、王小川、王兴等“大V”依然是知乎问答的活跃用户。那么一串连环“知乎体”的问题来了:做个吸引王小川们活跃问答、用户逐月留存率在80%以上的社区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同时,面对逐渐显露的移动端产品内容生产不便、web页面营销气渐盛频频被质疑的问题该怎么破?怎么样才能避免今日创业明星、明天反面教程的风险?

起:创业初期如何聚起第一批高质量用户

周源称,在初步有了做这样一个问答社区的雏形想法时,团队一面做产品一面为其想名字,甚至为了取个“超凡脱俗”点儿的名字,大家在两个月里每天都进行一段头脑风暴,前后注册了几十个域名,想了上百个名字。
最后之所以取名“知乎”,“是为了能够传递给用户一些与众不同的信息,让人可以立刻感觉到这个产品和其他不一样的名字”。

知乎从2010年12月19日开始运转,其间用户内测40多天,2011年1月26日上线,2011年3月,知乎宣布获得创新工场天使轮投资。“这个过程就像在沙漠里建造绿洲”。周源对网易科技表示,在刚刚做知乎这个社区的时候,曾非常担心会人气不足。

毕竟无论做怎样一家社区,人气是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元素之一。那么,如何从0到1地聚集人气?

“最开始,我们从自己的圈子里邀请那些最具有分享精神和专业知识的朋友加入知乎,先给每位测试用户写一封介绍邮件,然后再发送注册邀请(知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使用邀请注册制),等他们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再收集用户反馈。绿洲在沙漠里不干涸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足够大,如何足够大?知乎必须保证最初的水源不会轻易就蒸发掉。”
周源解释称,其实人们通常以为那些忙到只会埋头工作的人,往往却是最愿意花大量时间表达自己想法的人。而最初的用户,以国内IT、互联网创投圈的精英人士为主。创业者的比例较大——创业者问题特别多又特别广泛,很自然地就会把很多东西串联在一起。

据说,最初经历了几十天蛰伏后,知乎已经有了200多位用户,首批绿洲建造者中既有像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也有一批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各自专业领域相当优秀的开拓者。据说在知乎前40天,他们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

但是,如何做到“最初的水源不轻易蒸发掉”,即:如何保证用户——“充满能量的知识野蛮人”——的粘性?
此外,如果不扩张规模,产品很容易面临同质化问题;而如果扩大规模,随着所谓非精英群体涌入,原有的社区氛围必然会受到冲击。这是知乎无法回避且首先要面对的一道难关。

承:社区降噪,移动升级,用户粘性

1:做一个逐步开放的社区,如何处理“降躁”与“反垃圾”
周源称,知乎迄今为止在对社区运营的调整方面有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你关注什么,便可以接触到什么”的思路,但很快团队发现对话题关注的人群信噪比是非常低的。因为人们一旦关注了话题,便等于关注了一片领域,自己没有办法选择,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往里“塞东西”。

然后,知乎索性把话题信息流从里面摘了去。但是又过了不久,团队发现这种方式比较鲁莽。

2012年10月之前,周源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那时的明确情况是,知乎是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速度有点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其实你改得好不好并不太重要,但用户体验却可能变得很糟糕。我们在那一次吸取了很多经验,变成了目前这种低损失的筛选方式。”周源所谓的“低损失筛选方式”,是指用一种切片式的测试提醒用户有新功能要不要尝试一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的测试数据符合预期,那么再考虑逐步扩大,这样用户体验起来也会更舒服。
据周源介绍,“反垃圾”、降低低质量内容的尝试已经持续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但是毕竟从最初邀请制的高质量用户到开放后鱼龙混杂,内容“水化”是产品必然容易面对的问题。网易科技向其询问在创业过程中,知乎社区“治安”氛围最不好的是什么阶段,周源称自己并没觉得有一个所谓的“转折点”——这种情况是此起彼伏的。当某种情况变成明显问题的时候,就要加大整治力度了。这将是知乎长期持续的状态,尤其在2013年3月正式开放注册之后,这个状态格外明显。

周源称知乎在开放之前对此做了四五个月的准备。

2012年10月,团队推出了“知乎2.0”计划,所谓知乎2.0,核心就是“工具化+社区化+开放”。
第二个阶段则是新的演化。这个阶段知乎团队有一个思路上的转变,即“我关注的东西代表我在点击的那一刻起对它感兴趣”。

周源把人们关注知乎的原因分为三种:1,用户;2,问题;3,话题。在第一次改版时,知乎便将话题模式去掉了,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信息如果没有通过用户的关注和赞同推送,那么用户需要花更高的成本去另外一个页面找到这个内容。

在后面继续改进的过程中,知乎便对用户所有关注的内容不断地进行重新计算,包括其关注的人、有多少内容点击完是真正感兴趣的。这个过程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据说话题部分出现了明显的净化效果。

与此同时,话题页面上热门问答内容的排序也是流动状态,周源称,目前知乎使用的是“改进的牛顿降温算法”(网站的文章都有一个“当前温度”,温度最高的文章排在第一位,当某一用户对某篇文章投了赞成票,该文章的温度就上升一度,但随着时间流逝,所有文章的温度都会逐渐“冷却”。)为话题页排序,并加了相关度——这个相关度便是用户所关注的对象在目前大部分时间内所关注的内容,当一段时间内某个话题领域的子话题关注度非常高,知乎会有提示功能,用户就可以自己选择将其关掉或继续关注。

另外,对于“降噪”与“反垃圾”的处理,周源表示知乎也极看重用户自治模式:“整个社区的发展非常需要用户的参与,不只是低质量、不友善内容的举报与折叠,还包括社区的管理。我们有很多的改进,包括协议的制定,都是跟很多用户保持长期的沟通和联系后完成的。”

2:如何在移动时代顺势而为?

周源对网易科技表示,移动端产品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甚至目前知乎移动与Web端的用户量比例已经达到2:1左右。下一步整个信息组织方式呈现在移动端最重要的步骤是做简化。

但是,毕竟在移动端输入文字——尤其是长篇幅文字——的操作不是很方便,甚至会让人觉得非常麻烦。怎么破?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移动端用户在这个环境下怎么进行提问回答。首先要考虑交互问题。移动用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阅读时长,点赞、收藏等交互的比例更高。”周源表示,目前知乎用户的内容创作移动端与Web端的比例已达到各一半。有些文章不明显,但有些文章会看到明显的痕迹。

恰好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了36氪CEO刘成城对“如何评价一个月裁掉30名员工”的回答:
知乎创始人周源谈知乎的创业理念

周源补充解释道,知乎用户的内容产生其实是一个整体内容,在移动时代可以看作两个场景。从后台数据统计来看,在早晚高峰时,用户主要在路上,移动端的数据很高;但是在上午尤其是吃过午饭之后,Web端的数据便明显超过移动端。所以需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本身增量很大,另一方面需要两个用户场景互相补充。

3:如何保持用户粘性?

当网易科技追问周源目前知乎1700万用户中活跃发言用户比时,他给出的答案是10%左右。看到这里,你可能也跟笔者一样想到了开篇提过的“回答型用户逐月留存率在80%以上”这个细思恐极的数据。如果是真的,知乎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逐月留存率”,周源解释称,是按照主要留存——就是在2013年6月份注册的用户,在第一个月有多少人继续使用知乎,第二个月还有多少人使用知乎,三个月还有多少人使用知乎。当然我们没有把现在当前的数据展现出来,而是拿了一个半年前的一个数据的切片,是把知乎上现在比较活跃的用户做了一个逐月留存的分析。在知乎的回答型用户,比较的核心用户留存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如果把这张图放得更大一点,这是14个月的图,如果放到36个月,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

周源称,增加用户粘度,首先要提升其体验。但他强调这个体验并不是需要在产品中加注很多东西,恰恰相反,要保证社区的清爽。“这些看起来过于基础,但恰恰是这些特别基础的东西是真正影响用户体验所在。比如Twitter这么多年都是简洁的风格,你也很难说它这么多年到底有什么改进。所以简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需要创业者保持一种克制,不要把用户当傻子,不要打扰他。”

其次,还要回归用户需求本身。周源觉得社交需求本质上还是表达、认同和沟通讨论,所以产品说到底还是得符合用户本身的习惯。“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在想法上面还是得去观察用户本身的需求的变化。”

他对网易科技坦言,在创办知乎的这几年里,觉得几乎“天天犯错误”。比如曾经做过分领域的改进——产品上线以后分为八个领域,如互联网、科技、商业等,当天很多人试用,但很快便没人关注了。“这就是我们一厢情愿。用户在使用知乎的时候,其实非常多样性,你很能界定他就在关注哪一个具体版块。他在关注产品的时候,可能背后有一个创业的想法,同时还可能有其他兴趣。又或者他在一段时间研究比特币,可能会比较关注,过一段时间他不研究就转移了,这跟人的状态有关。如果就把他判断为对具体的产品或创业感兴趣,反而没有想象力。这种传统的分类方式实际是一种倒退。”

转:知识怎么实现“商业变现”?

周源在采访过程中多次重复到的一个问题是:知乎要打造良性社区。

但是,良性社区这个概念看起来仍旧只是量的优化,当知乎谈“良性社区”时,究竟在谈什么?

毕竟商业公司不是在做公益,归根结底,对知乎来讲能把产生的知识变现才叫“以理服人”。

“产品端是一方面,另外,会考虑提供更多形态的产品,做基于用户价值的更多延伸。

以去年畅销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为代表的知乎出版物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知乎方表示这其实并不是自身的主要商业模式,也不涉及与作者的分成。知乎的纸书是众筹出版方式,出发点仍只是尝试,与商业模式关联并不高。(注:第一本是内容和出版方式的双重众筹,第二本不完全是,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能说都是众筹出版。)
说到这里,周源强调了一句自己做知乎的初心没有变过:仍是提供一个人们彼此分享见解的问答社区。

既然如此,那么知乎会强化某种属性——比如社交——来实现变现吗?毕竟在社交网络媒体化的当下,连Facebook都已经80%社交属性、20%媒体属性。作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知乎,要往哪里去?

“我觉得很多属性都是大家做产品分析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还是补充用户场景。有些东西很突出,但可能不是知乎可以解决的——比如找男女朋友——这样我们满足起来就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找一个跟我们更贴近的、对用户相关度很高的这些场景,最有价值的我们去做尝试——但只是尝试,不能说我们做了肯定能做好。”

但是目前无论在哪一类社区,有一个明显的趋势便是品牌传播者出于传播目的投放“软广”,即便在知乎上看似很认真地回答问题但也会巧妙地“注水”。这也成了其近期遭到诟病的一个关键点。知乎怎么办?

“社区指南其实会经常保持更新,但首先的一点是:不问用户动机。”周源称,要看具体情况,用户基于不同立场本身就会自主做出判断,但关健还要看内容是否能对用户产生价值,没有价值的回答会通过用户举报等方式得到折叠处理,知乎也在不断改进回答的排序算法,保证优质内容的展现。“当然,如果这类用户行为的体验明显不是特别好但他自己确实有需要,我们会考虑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毕竟对于社区产品而言,真正能切成的都是后面有消费闭环,一种符合逻辑的产品才能成立。作为更类似人肉版的wiki,知乎的变现方式还可以是什么?

原生广告。

周源称原生广告部分是知乎今年的重点,知乎上毕竟产生了相当多的优质内容,它最终的价值流向是向人进行沉淀的。
知乎VP白斗斗补充说,这种现象相当于公关和广告人在知乎上没有一个合适的工具和渠道,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去做。如果可以告诉他,某个版块可以专门用来做广告,那么情况会有一定改善,而且也尽量不会降低之前的用户体验。“我们必须相信一个事情,营销这个事不是洪水猛兽,它是一个社区里面的正常存在,但是应该以一个更合理的方式和形态存在在社区中,而不影响用户其他的用户体验。”

如果说,知乎用户之间是在用问题来构建关系,那么单就知乎这个产品本身而言,是不做上下游其他关系可能性的延伸的。可如果永远只做关系中的一段,其他的果子很可能最后就被别人摘走,而知乎是没有得到回报的。所以现在诸如果壳网也在推出“在行”这类有针对性地将各行达人抽出来拍卖他们的时间的模式。

不过周源觉得,“如果时间再长一点,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结果。出发点上我觉得没有必要从逻辑的战略方面进行这样的规划和思考。我们一个领域成长起来都需要一两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好摘的果子。包括iPhone也是这么多年才变成街机,最开始的时候,它也只是非常小部分人在使用。我觉得现在可能创业环境会很好,融资行业比较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想象力会比较丰富。我觉得有一个事情专注还是非常重要的。”

合:VC为什么投知乎,担忧在哪里

迄今为止,知乎分别完成了创新工场、启明创投以及软银赛富等机构的融资,但直到去年上半年B轮融资时,低调的知乎仍未对外透露自己的估值。周源表示投资人对知乎的判断与期待非常一致——好好做产品。
但是做好产品也需要有一个定义和量化标准吧。

“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信心问题。其实无论是A轮还是B轮,投资人不太可能盯着你做各种各样的事,还是基于大方向的判断,对团队的信任,会在我们具体的合作里面,大家尽可能的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周源绕过了这个问题。
作为知乎早期投资人的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对网易科技表示,当时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而判断知乎是一个好的产品方向:

首先,当时虽然有很多类知识型社交产品,但是缺乏高价值、面向深度和专业用户的社交或内容,而汪华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用户感受很深。所以在某种维度上,投资知乎也可以看作源于从自身出发的一种用户需求。

其次,汪华一直认为之前互联网领域的产品大多都在面向草根用户,但实际上针对专业用户或者高端用户、甚至某部分普通用户群体的严肃、深度的需求而诞生的产品,其实也有很大的机会在里面。如果真能做成功,无疑是可以覆盖中国相当一部分高价值用户以及有高价值需求的普通用户。

最后,从表层看,产品方似乎很难从高价值用户身上赚到什么,但实际上,你从普通用户在看小说时间里插入的广告获得的——比如游戏收入——会低于你从高价值用户在工作或其他高价值决策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前提是你需要去满足高价值用户的需求。

但是知乎发展到目前阶段,作为VC而言,认为有可能会出现哪些制约其发展的环节?

汪华与周源的想法不谋而合:1,在继续扩大用户群的过程中,从原来高端用户逐渐覆盖到普通用户,如何维持内容价值和好的社区氛围。2,如何进一步提高用户价值。3,除了内容外,能否把其他附加值开发出来,还需要真正把专业用户和内容转化成对更多用户来说有价值和服务和交易。

他举例称,如angle list在最开始也只是在做社交与内容的聚合,但后来嵌进了Syndicates的方式,就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投资交易。所以,知乎的产品模式还待有新的突破,否则画地为牢就会变成发展的瓶颈,以致禁锢现有的用户群与内容,使商业价值得不到体现。

以下是知乎CEO周源在斯坦福宣讲的全文:

  我是周源,我来自于一个中国的创业公司——知乎。

  知乎是一个知识型讨论社区,我们帮助人们去分享已有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机会。虽然来自国内,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其实不仅是大陆地区的用户,而是覆盖整个中文互联网,聚集了中文互联网上求知欲和分享欲都最为旺盛的职业人群。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湾区还有纽约,已经是知乎在海外访问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了。有很多国内和海外的用户在知乎上交流彼此的工作体验和成长经历,相关话题的关注度都非常高;比如说在LinkedIn(231.99, 1.38, 0.60%)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在Dropbox,在Airbnb的工作体验是怎样的,都能够有在这些公司工作的真实用户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国内创业公司相关话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另外今天在座的基本都是知乎用户,大家对知乎现在的情况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国内的创业大环境还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主动来一趟,来跟大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 这是最好的回国创业的时机

  国内的创业情况,用火热一词来形容,足矣。

  我们公司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离五道口不远的学院路上。这里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当然是一种开玩笑的说辞,主要因为这里有三高三多,三高是说这里的“房价高、学历高和工资高”,三多说的是这里“程序员多,创业的人和民工多”。

  而现在的五道口,和当年的五道口已经有很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来这个地方人的目的,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日常讨论的话题。当年,也就是99 年的时候,我到北京来上新东方的TOEFL 班,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是在海龙大厦里购买的,买完抱着一个大电脑主机和显示器挤公交车回家,一个车里还有好几个小伙子和我一样。现在,大家都在京东上买电子产品,早上下单,下午就送到。现在这里聚集了大批的科技创业者;你随便进入一家咖啡馆,就一定能够听到有人讨论你我都比较熟悉的话题——创业,做产品,融资,如何搭建团队。

  记得来美国的几天前,我在公司附近吃饭,无意中看到餐厅电视机里播新闻联播,CCTV 竟然做了一个专题叫“中关村的21岁现象”。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数据统计,说中关村科技公司的从业者平均年龄是33岁,46%在29岁以下,现在甚至有大批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21岁左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年轻。节目里甚至有人大胆推断说中国的Jobs、Elon Musk会从这代人中产生。

  无论如何,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创业氛围的愈加浓厚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得到的。我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者朋友,叫李天放,估计比在座的各位大不了几岁,他之前也在硅谷供职和创业,后来觉得国内的机会比较大,于是就在2012年的时候回国,到现在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他就和搭建出的团队团队一期,做了一个移动应用叫“课程格子”,现在做成了中国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校园应用。

  我另外一个朋友比李天放还要再小一点,他之前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电动汽车,但是他也不认识什么人,他是做互联网的,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发到知乎上,后来就真的有很多汽车行业的,比如做电池的、做总线控制的、甚至做整车组装的人开始跟他联系,就真的开始动手干了;4 个月以后,这个电动车已经开始了第一次试驾。我还有一个朋友,原来是做投资的,是VC,帮助别人创业;然后他过去两年自己有一些想法,希望做硬件、做音乐。前段时间他跑来感谢我,说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个做硬件的朋友,两个人一拍即合,做了壹枱智能钢琴。

  创业不再是中国青年追求个人成功的事情,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是这代人的自我解放运动。解放的是怕风险的枷锁、解放的是怕别人指指点点,解放的是随波逐流的禁锢。当每一个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他就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无论你是创业,还是加盟,当你有了这种勇气、抱负和信心的时候,就是力量爆发的时候。

  当然这么说,说得好像国内的情况有点太好了,想什么有什么一样。但其实我也是过过苦日子的,我第一创业的时候,条件就比较艰苦,当时找钱很困难,就要自己省钱,我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就吃一块大饼,因为要省钱嘛。后来我住的地方就是办公室,我住在公司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一呆就是两年,后来结婚都是在那里结的。这些当然都是一样老笑话了。但我想说的是,外部因素不重要,真正的内部因素在于创业的动力,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到底相信什么。

  在座的各位是幸运的一代,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今天,在我看来可能是20、30年一遇的机会。在90年代初,那时候出生的人的父母,正好赶上上一波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92年邓小平南巡明确向市场经济走的大方向,大批人才“下海”,然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岗位开放向社会招募,那一批年轻人无论下海,还是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领导层;紧接着1998 年朱镕基开启房地产商品化,住房的增值使这一代父母成为中国真正的中产阶层。这一代从年龄上看,正好是你们的父母,你们是幸运的一代的后代,优厚条件使你们中相当数量的人有条件和空间去试错,去创新!

  回到现在,就在刚刚过去的9 月,阿里巴巴(80.57, 0.83, 1.04%)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了200 多亿美元,一举成为美股市上最大的IPO。我相信,估计也没有人会怀疑,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这是过去积累的变化的一个质变,如果要把未来1-3年都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打印出一个列表,这将是一个很长的列表,有很多的知友已经做了这方面详细的功课,比如在过去2 年估值超越了10 亿元的互联网公司就有很长的一个列表,大家回头可以知乎搜索相关的回答。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证明一群人经过多年努力创造巨大社会经济财富这条路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新的一代在崛起,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更多更大机会的到来。正等待着我们。

  有心人会观察到,越来越多有才华、有专长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其实都在纷纷离开体制、离开大公司、大机构。我们来的前几天,新浪(46.94, 0.80, 1.73%)副总裁、新浪网17年的总编辑陈彤离职;去年美国上市的久邦数码(4.81, 0.00, 0.00%)总裁张向东离职,现在开始自己创业。像中年一代,朱云来从中金离职,央视一批知名主播离职,纷纷做自媒体。

  而再老一代,很多在过去20、30年中靠房地产致富的企业家都到了退休年龄,王石、王健林等等。牵一发动全身,这些领导者的位移,引起的一定是连锁反应,这些位移、裂变,所释放出的信号,传递的信息、预示的机会、能量之大之多,在座聪明的同学应该好好关注一下。

  当这些变化不断发生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所行动,如果我们只是纸上谈兵,那任何变化,无论好的、坏的,其实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 知乎在做什么,知乎接下来会做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关于大环境的观察和判断,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知乎。

  互联网所产生的改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断提升线下生活的效率,电子商务也好,O2O 也好,租车,这些都是;原来依靠人力完成的事情所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过程非常像工业革命。第二类则提升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各种社交网络,新型的资讯渠道,甚至像弹幕文化,bilibili 这类产品的火热都是第二类改变力量的体现。

  这两类力量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当线下生活效率被越来越提高,有更多时间的人们自然会进行更多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是要追求品质的,要追求丰富多彩。

  而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种沟通、交流、讨论,各种连接人与人,进而生产内容的场景,品质都不够好。中文互联网上大部分社区都充斥着灌水和垃圾信息的情况大家一定都有所感受。我自己举个例子,在知乎之前我还做过一家公司,是上一次创业,最后失败了。在失败之前,我跑去中关村找张亮和黄继新请教怎么办?当时也很着急,后来一聊,发现他们有很多思路、信息是我没有掌握的,很有价值。当时我就很感慨,空间和地域的阻隔影响太大了。我之前和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但我在创业过程中,缺乏长期的固定沟通连接。现在来看,要是那个时候有知乎就好了,大家要知道,现在创业者在知乎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如何做这个,如何做那个,都会有具备实际经验的人来给你分享一手资源。上周,俞军(百度早期的传奇人物)还出现在知乎上,分享他做产品的体会。

  我们今年还把创业的内容集结了一下,出了一本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这本书是在美团上众筹出版的,当时是创造了美团历史上最快的一单,10分钟,1000 本全部销售完了。今年这本书已经接近10万册,一下子登上了畅销书热榜。然后一堆出版社跑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做出版了,我们说不是,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帮助大家分享和组织彼此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平台,社区才是知乎的核心力量。我们也很高兴知乎成为了很多人群的精神家园和知识中枢。而这一点就是我们做知乎的原因,是初心和出发点。

  大家都知道在知乎发展的头两年,这个社区一直是邀请制的,没有邀请,你没有办法注册。但在两年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到底是小而美还是大众?

  其实我在2012年10月份之前,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那时的明确情况是,知乎是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速度有点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那时知乎需要一次改变。2012 年国庆节,团队一直在不停思考几个问题,怎么能让新用户以更快速度增长?怎么将知乎的价值推广到更大众用户群?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怎么提高用户黏性?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能对外全面开放?

  我们当时的思考是,知乎应该全面开放,但前提是必须要提供更简单易用的产品;如果想获得稳定高价值流量,需要在“头部”领域——有大众需求、高使用频次且影响到消费决策的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让用户找到目标信息为一次“碰撞”,知乎还未提供高效的碰撞机制,所以要把知乎工具化才可以获取到足够多和优质的新用户;社区黏性不足,群组化也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然后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制定出了一套“知乎2.0 ”的计划,知乎2.0,核心就是工具化+ 社区化+ 开放。

  整个2013年是知乎开放的一年,到现在,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数,内容量,知乎已经有了20倍到40倍的增长。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思考,就是移动化,当时知乎app并不是知乎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全部答案,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推出了知乎日报。现在知乎日报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已经达到50-60 万了。

  看着知乎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一个大城市,看着知乎内容网络的增量越来越大,我们也开始扩展了知乎的愿景:帮助人们更有效、方便地分享与组织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并获得新机会。其中“获得新机会”是补充的部分。

  我们也在思考能为这个变化的环境下的年轻人们提供什么。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提到过一本目录叫《Whole Earth Catalog》,大部分知道它里面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没特意看过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Slogan 叫做access to tools。这本目录其实普及是适应个人崛起、更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生活和生成所需要的;观念、工具和实践案例。

  现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知乎成为了一个新的工具,不仅可以分享和获取知识,结交新朋友,还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机会。从去年开始我们集结成册的《知乎周刊》已经有了600、700 万的用户了,今年开始,很多用户可以通过知乎来出版个人的书籍,销售的情况非常好。

  知乎不仅服务于从大公司,大机构里出来的人,也服务于那些认为学校学不到生存技能和有用知识的年轻一代,知乎应该不仅提供给他们方法、知识、经验,而且也将包括工具,将这些都努力产品化,不断改进和完善。

  知乎的新机会其实酝酿于支持这群人成长所带来的新价值,让有价值的人更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更有影响力,为他们提供工具,创造彼此高效连接的可能,这才是巨大的机会,是一个时代的机会。

  我很期待大家回国,也很期待大家来知乎坐坐,成为朋友,甚至是成为同事,我个人觉得,知乎最酷的一件事,就是和一群酷且有趣的人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现在知乎正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